房地產一周動態(7.11-7.15)

01

權威聲音

1.【發改委: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著力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

7月12日,發改委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建立住房和土地聯動機制,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盤活存量住房資源,擴大租賃住房供給,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加快住房租賃法規建設,加強租賃市場監管,保障承租人和出租人合法權益。完善住房保障基礎性制度和支持政策,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以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為重點,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著力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成都房產動態

2成都房產動態.【銀保監會回應停貸事件: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參與風險處置】

最近,多地業主因樓盤延期交付宣布停止還貸的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對此,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7月14日作出回應,表示將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參與風險處置,加強與住建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工作協同,支持地方政府積極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最近關注到個別房企樓盤出現延期交付情況,這件事的關鍵在于保交樓,對此銀保監會高度重視。下一步工作中,銀保監會將繼續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參與風險處置,加強與住建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工作協同,支持地方政府積極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依法依規做好相關金融服務,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成都房產動態

3成都房產動態.【樓繼偉:發展長租房市場正當其時】

7月9日,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2022財新夏季峰會:應對不確定性上致辭表示,近期一些地方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居民購房,效果并不顯著,當前居民對未來收入和就業的預期轉弱,預防性儲蓄增加,或者沒有足夠的資金購房,因此,在目前的場景下,發展長租房市場正當其時。發展長租房市場要求實現租購同權,樓繼偉指出,租購同權解決的是機制性問題,如果租房難以落戶,沒有平等的入學機會和高考報名權利,長租房市場就難以正常發展。樓繼偉認為,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需要中央和地方合力推進改革,中央財政可以在基本公共服務轉移支付同常住人口掛鉤政策上予以配合。成都房產動態

02

地方動態

1.預售資金監管

①【西安:商品房預售資金應全部直接存入專用監管賬戶進行監管】

7月14日,西安市住建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防范商品房延期交房增量問題工作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及,強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商品房預售資金(包括定金、首付款、購房貸款及其他形式的全部房款)應全部直接存入專用監管賬戶進行監管,開發企業不得直接收取或另設賬戶收存購房人的購房款。嚴格撥付標準。商品房項目完成主體結構驗收前,累計使用重點監管資金不得超過總額的50%;完成竣工驗收前,不得超過95%;完成竣工驗收備案前,不得超過99%;不動產首次登記后,可以提取剩余1%。其中,7層以上的建筑,總層數達到1/3、2/3前,累計使用重點監管資金分別不超過總額的20%和35%。通知還提到,商業銀行違反預售資金監管協議,未經轄區住建部門核實同意,擅自撥付監管資金的,應當負責追回資金;無法追回的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成都房產動態

②【滄州預售資金監管意見稿:如房款不進入監管賬號成都房產動態購房合同無效】

7月14日,河北省滄州市住建局發布《關于征求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其中提到,設立監管賬戶后,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須注明:購房款不進入監管賬號,此合同無效,買售雙方可隨時解除字樣。未設立監管賬戶的項目,相關部門不得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和商品房網簽備案。成都房產動態

2.首付比例下調

【安徽滁州: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二成購房給予50%契稅補貼】

安徽滁州于7月13日發布8條樓市新政,其中包括,首套住房首付比例最低可降至20%,貸款利率最低可降至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減20個基點;購買商品房(住宅、非住宅),受益財政給予購房者實際繳納契稅的50%補助。成都房產動態

3.公積金新政

【長春省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調整:單筆最高額度提高至90萬元】

7月13日,長春省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調整,新建商品房貸款,有共同借款人的,單筆最高額度提高至90萬元;無共同借款人的,單筆最高額度提高至60萬元。存量房貸款,有共同借款人的,單筆最高額度提高至70萬元;無共同借款人的,單筆最高額度提高至50萬元。提高第二次貸款個人賬戶余額計算倍數。第二次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在不超過單筆貸款最高額度前提下,可申請額度提高至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之和的20倍。成都房產動態

4.購房補貼

①【蘇州發布人才新政最高給予800萬元購房補貼】

7月12日,在日前舉辦的國際精英創業周開幕活動上,蘇州發布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其中包括布局一批宜居宜業人才社區,三年內提供10萬套人才公寓、最高800萬元購房補貼、最高100萬元引才獎勵等。

②【河南三門峽:購買新建首套商品住房成都房產動態最高可享3萬元購房補貼】

7月11日,河南省三門峽市人民政府發布《三門峽市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實行購房補貼政策。在市中心城區購置新建首套商品住房,且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以網簽備案時間為準)之后繳納房產契稅的,可享受購房補貼。發放標準按照全日制博士生3萬元、全日制碩士生2萬元、本科及大中專生(含技工院校)1萬元;二孩及以上家庭、28周歲及以上的未婚人士1萬元;因工作或上學等各種原因來峽的新市民1萬元。成都房產動態

03

土地市場

1.【成都第二輪土拍攬金402億元整體溢價率5.3%

7月14日,為期三天的成都第二批集中供地正式收官,本次共出讓55宗土地,總面積約3040.1畝;最終成交53宗,總面積約2914.73畝。其中,35宗底價成交,18宗溢價成交,2宗流拍,11宗為觸發限價后抽簽競得,成交總額約為402億元。成都房產動態

2.【南京第二輪土拍攬金727億元釋放市場復蘇信號】

南京完成二批次集中供地。共推出44宗涉宅地(主城11宗,近郊10宗,遠郊23宗),其中31宗底價成交,6宗溢價成交,5宗待搖號,僅2宗流拍;總成交建面430萬㎡,含搖號地塊共攬金727億元。國央企為本次土拍主力,其中保利發展以78億元拿下3宗地,金茂、龍湖、華潤、高科均有落子。

04

房企業績

1.招商蛇口:1-6月累計銷售金額1188億元,同比下降33%,銷售面積488萬㎡,同比下降37%。6月銷售金額413億元,銷售面積156萬㎡。成都房產動態

2.新城控股:1-6月累計銷售金額652億元,同比下降45%,銷售面積657萬㎡,同比下降40%。6月銷售金額140億元,銷售面積132萬㎡。

3.世茂集團:1-6月累計銷售金額438億元,同比下降71%,銷售面積271萬㎡,同比下降69%。6月銷售金額95億元,銷售面積59萬㎡。成都房產動態

4.美的置業:1-6月累計銷售金額400億元,銷售面積327萬㎡,同比均降52%。6月銷售金額81億元,銷售面積61萬㎡。

5.龍光集團:1-6月累計銷售金額303億元,同比下降59%,銷售面積191萬㎡,同比下降51%。6月銷售金額37億元,銷售面積21萬㎡。

6.富力地產:1-6月累計銷售金額265億元,同比下降50%,銷售面積203萬㎡,同比下降49%。6月銷售金額47億元,銷售面積28萬㎡。成都房產動態

合作事宜請聯系

dzc014652@xinhucaifu.com 鄧老師

免責申明:

本報告的信息來源于已公開的資料,植信投資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做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研究院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相關資產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出現波動。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研究院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研究院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研究院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成都房產動態

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為研究院對經濟和金融形勢做出的主觀判斷,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研究院或研究院員工無法承諾投資者一定獲利,不與投資者分享投資收益,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務必注意,其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研究院或研究院員工無關。成都房產動態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不應將本報告作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成都房產動態

本報告版權僅為植信投資研究院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如征得研究院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植信投資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成都房產動態

若研究院以外的機構(以下簡稱該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通過此途徑獲得本報告的投資者應自行聯系該機構以要求獲悉更詳細信息或進而交易本報告中提及的各類資產。本報告不構成研究院向該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研究院及研究院員工亦不為該機構之客戶因使用本報告或報告所載內容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成都房產動態

成都房產動態